###首先,是否需要登录注册?答,看APP性质。
站在「注册/登录」必要性的角度上,可以将APP大致分为三类:
- 无须注册登录——也就是没有账号体系。主要是一些工具类应用,如:天气、计算器、手电筒等;
- 非强制登录——无须登录可以使用部分功能、浏览内容,特定功能须登录。主要是一些内容、资讯、生活、购物类应用,如:网易新闻、网易云音乐、蝉游记等;
- 强制登录——须登录后才能开始使用APP。一些社交类应用,如:微信、QQ、陌陌等;和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比如支付宝,京东金融。
###首先,是否需要登录注册?答,看APP性质。
站在「注册/登录」必要性的角度上,可以将APP大致分为三类:
在线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也无法承担全部,但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会是教育未来的一种趋势
http://www.pmcaff.com/discuss/answer/378352434619456?from=selection
Q1:PokémonGo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手游Pokémon Go(中文译名“精灵宝可梦GO”)是由发行商The Pokemon Company、Nintendo、Niantic合作开发而来的游戏,三家开发商各司其事,各取所长。Nantic负责技术,开发和运营,口袋妖怪公司设计内容,再辅以Google地图,任天堂共同开发并负责发行。
2014年,Niantic( 当时还是谷歌子公司)首次和任天堂合作,推出了在谷歌地图上找小精灵的谷歌愚人节特辑,取得热烈反响,这才催生了后续Niantic继续做AR游戏,与任天堂的合作,以及最终Pokémon Go的产出。
笔者加:做产品,最难的就是从0到100的过程,这就是产品的冷启动阶段
一款产品的理念再酷,功能再好,如果在“冷启动”的时候出了岔子,引入了错误的用户群,不仅不利于产品性格的塑造,也不利用内容的沉淀。更重要的是,由于目标用户群的错位,我们无法通过意见反馈去进一步的改进产品,调整产品需求。何况第一版产品通常问题不少,用户拉错了用户,就会一步错步步错。因此,用有效的方法引进高质量的种子用户,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这样一个用户,不仅可以充当产品的宣传员,还能为产品开发这提供很好的改进建议。
Low-Poly风格是继拟物化,扁平化,长投影等又一种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风格。
许多网站背景图都是采用Low-Poly风格的设计,所以一直想要知道这种是怎么做出来的,就用百度搜图功能(还挺好用的)搜出了教程,以下是用Image Triangulator操作,除此之外还有trianglify、ScribblerToo :: 等工具,但还是觉得Image Triangulator功能强大。
要想创作精美Low Poly低多边形图,一定要有一张大大大图
最近还是用AI做了挺多图的,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新技能,不断充实自己增加技能点的过程,每当看到最后效果都会很有成就感,总结几个点经验感悟吧~
都是按着教程一步步做的,在这里推荐一个网站“学UI”http://www.xueui.cn/
教程很详细,适合新手。
注:此文可能包含闪瞎眼的图
当我们讨论配色的时候,通常聊的是配色趋势、配色规则和配色方法,但是与此同时,我也应当合理的规避一些比较典型的错误配色方式。这个配色黑名单并不长,但是覆盖了多种的配色问题,不妨仔细看看。
色彩是设计趋势中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扁平化设计还是Material Design,色彩的运用都是重中之重。但是,用错色彩也是常见的现象。有没有特定的色彩搭配是网页设计中的大忌?有!这个一定是有的,并且还不少。这些色彩组合会让你的网页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配色制定一个黑名单势在必行。我们来聊聊配色的“黑名单”吧。
用户在网络上生产内容的行为本质是什么?
现在大的社区已经非常成熟了,如问答社区知乎,苹果社区威锋网,闲人社区贴吧,文青社区简书。不太了解那些天涯、虎扑之类的社区,就现在这个年代而言,大型社区的窗口期可以说已经关闭。
细分市场的社区又大概分为如下几类
定位是一个社区的灵魂
了解了社区的类型,然后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社区?什么人是用户?社区存在的意义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是什么?现在的社区分流非常严重,一个细分社区的用户数可能并不多。
核心用户往往决定了社区的成败。
可以采用典型用户画像分析法确立目标用户,在用户画像中,又可以用5W2H法去分析用户行为:
用户的价值:
1W个活跃核心用户所带来价值远>10W个非核心用户所带来的价值,假如每一个社区用户的CAC(平均获取成本)为5块钱的话,1个核心用户的LTV(生命周期价值)至少五倍甚至几十倍于普通用户,假如平均一个用户的潜在价值为3元,核心用户的LTV可能为30元,所以服务好核心用户,培养已有用户的忠诚度和维持较高地留存率,是一个初创社区应该最优先思考的问题。
几个方法
我的看法:工具型产品积累了用户量之后,开始做社区,就解决了前期冷启动的问题,而且社区定位也比较明确。而直接做社区的话定位要非常清晰,寻找种子用户的过程非常关键,这就需要强大运营功力。
总之,社区的本质也是共享,但能够共享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让用户在初期就生产内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现在这个社区多如牛毛的互联网更是如此,如何精准定位好自己的目标用户,挖掘出那核心的1W个种子用户,让他们成为社区的主人,成为你的第二员工,帮助你打造一个精品化的社区型态,是社区和内容创业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实吧,初看到这个问题感觉挺心塞的,社区现在越来越难建立,内容也越来越孤岛。引导用户生产内容?别逗了,初期的话,90%的内容都由工作人员或你们找一些朋友或熟人生产才是正解。哪个用户会闲着没事儿干在一个空荡荡的社区里写字上传东西,现在的年轻人表面上开朗活泼积极向上,其实内心里都难免有一些自闭。
本文转自pmcaff
我自己提炼的一点看法
- 定位:社区的定位是让用户认知社区,有了对社区的认知,才会有用户进行创建内容。根据产品定位去寻找对应的目标用户。
- 寻找种子用户:初期知乎也引进了一大批大牛做种子用户,比如说:李开复、薛蛮子、徐小平、雷军等,还有很多投资圈、媒体圈、互联网人士。这批人物自带强大的吸引力和粉丝群体,就像吸铁石一样能从各种各样的人之中快速的吸引到精准的用户群体,其中不泛很多高质量的用户,他们奠定了你产品的基调和基石,对产品的方向影响巨大。
- 发表优质内容(或自己贡献优质内容),这会形成一个很好的闭环,优质内容吸引人们的关注,而人们的关注又让优质内容不断产生。内容不等于社区,但没有内容,绝对不会有社区。
- 用户运营:几个要素:
平等感:要营造的就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环境,在维护核心用户的同时又能不让小白用户感觉失去存在感,产生优质内容就能收获正反馈
参与感:话题,圆桌会议等
荣誉感就是:你认可我的回答 (赞同、收藏、专注、收录知乎周刊、知乎live以及知乎点赞数排名等)并不断给用户鼓励
互助感:感觉在社区中是与人在互动,有人可以给你帮助。